新桂阳4月11日讯(记者 廖诗卉 何禹军)连日来,我县万亩紫云英进入盛花期,水稻插秧季也即将到来,农户们抢抓时节,将紫云英、肥田油菜翻耕沤田,化作“春泥”滋养大地,为早稻移栽打下良好基础。

在荷叶镇,连片的紫云英、油菜花盛开在梯田之上,千万朵紫、红、白、黄相间的花朵儿摇曳生姿,连绵成花海,让春日的田野平添几分诗意。伴随着隆隆机械声,农户们驾驶翻耕机在田间来回翻耕,油菜和紫云英作为绿肥被翻进土壤里,它们将成为这片农田上水稻种植的重要营养来源。
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副股长邓龙英介绍道,“紫云英主要是含氮、氮,还田之后提高土壤的氮含量比较明显。像肥田油菜,它还田之后对提高土壤里面的钾效果比这个紫云英要明显一些,随着大田的翻耕把它翻压,翻压到耕作层里面就可以了,就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。”

荷叶镇原来是典型的“老矿区”,土地效益相对低下。近年来,当地推行“土地整治+生态+农业”模式,加强耕地数量、质量、生态三位一体保护,积极推广紫云英、肥田油菜等绿肥混播模式,让老矿区上飘出稻谷香。
“由矿区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,重点在矿区、抛荒地、耕地恢复的农田推广绿肥 ,让土壤耕作层变得松软, 保水保肥能力提高, 同时减少农作物的化肥使用量 ,提高水稻的产量。”荷叶镇党委委员、副镇长刘雨堃说。
“以前这里全部是荒地,田又不肥。农业局现在搞起这紫云英来种起,种水稻就蛮好种了,这田也松 ,禾也好。”太和镇农户袁明春说。

紫云英的根系有固氮作用,翻压还田后可以把氮素养分释放到土壤里。油菜的根系则改土力强,茎叶培肥耕地效果明显,将两种不同种类绿肥混播,每亩耕地可减少20%至40%的化肥用量,一亩水稻可增产25-50公斤,更能让“瘦田变肥田”。
“我这里以前是矿区,矿区种水稻不太好种,现在种起这个草籽(紫云英) 和油菜,这耕地翻了一下子(田)好种了,谷子这里(每亩)增加了一百多斤, 我越种越有信心。”太和镇农户谭九半说。

我县有耕地面积85.32万亩,农作物年播种面积140多万亩。近年来,我县深入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将“用地”与“养地”结合,大力发展紫云英、肥田油菜等绿肥作物种植,年推广各类促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应用面积200多万亩,推动绿色增效、农民增收,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。
责编:方卉
来源:桂阳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【网络中国节·重阳】孝心需要“双份”守护
桂阳三中举行2025年秋季田径运动会暨教职工运动会
好人之城|热心人士救助走失老人 驱车37公里送回
爱心志愿者到朝阳学校开展公益活动

桂阳县公安局 桂阳县人民检察院 桂阳县人民法院 桂阳县司法局 关于对全县治安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的通告

郴州这个“花甲”小区何以青春飞扬
砥砺实干担当——“桂阳星火”宣讲团赴正和镇开展红色微党课活动
“洋”光陪伴·守护童年 ——湖南省“圆梦工程”温暖洋市镇留守儿童
下载APP
分享到